游老師分享(582) : 在工作崗位上多行一步

1972年中學會考英文科不合格, 我決定自修重考及做私人補習賺點收入。翌年通過會考後, 我被位於觀塘半山的慕光英文書院錄取為第一屆預科生。由於我和幾位中六同班同學積極熱心成立了第一屆學生會, 校監葉錫恩議員及杜學魁校長對我的印象特別深刻, 在他們知悉我那困難家庭背景後, 於升讀中七開課不久後, 便允許我留校在工人宿舍居住, 並讓我協助身兼立法局及市政局議員的校監葉錫恩女士, 翻譯書信及接見市民。學校每月還發給我$300薪金。除了每天在學校辦公室協助文書工作之外, 我還經常當信差, 往外送文件及幫助校工們打掃課室及清潔廁所。

自幼時起, 我已經夢想成為老師, 於是在1977年起, 正在理工學院修讀三年全日制會計學高級文憑期間的我, 便開始在彩虹邨天主教夜中學任教英語。 其後畢業工作時, 我還曾經在慕光夜中學及香港商業專科學校兼職, 分別任教簿記及成本會計, 對教學工作甚感興趣。在這些學校兼職任教期間, 除了備課充足及專注教授之外, 我還十分關注學生學習困惑之處。在課堂之外, 我安排及參與了很多學生活動, 與他們打成一片, 關係猶如他們兄長一般。

1979至1980年在迅達電子廠擔任會計部主任期間, 雖然每天面對很多困難及壓力, 但我仍然每天加班, 讓我能夠設計一套「特定工作成本」(job costing) 系統及編製內部管理會計報告給母公司高層。

1980至1983年在當時全球最大的中小型電腦公司「迪吉多」 (Digital Equipment Limited), 在香港的銷售服務分公司任職管理會計師期間, 雖然工作環境及內容十分複雜, 但是我仍然經常加班, 努力協助我的上司, 東南亞區財務及行政經理凌榮光先生, 處理辦公室人事和總務的工作, 及每當凌先生放假或出差時, 署理他的職務。是母親啓發了我在工作崗位上多行一步的心態。

現今香港在各方面的競爭都很劇烈, 包括在職場上的僧多粥少、你爭我奪、人浮於事, 近年很多「80後」怨嘆升遷機會越來越少、薪金福利偏低、等等。以會計工作為例子吧, 由於會計工作的「死線」在每年365天一個接一個, 永無休止, 因此會計工作從業人員, 包括我的兒女, 都必須經常性加班, 難以準時回家與親人吃晚飯, 甚至工作至通宵達旦。這對於現今80及90年代出生的香港年輕人來說, 可能是難以承受。

他們生長在比較富裕的環境之下, 並且受到父母無微的呵護, 他們對生命的價值觀及工作的態度與我們比較老的一代人有很大的差別。 這群年輕的「Y世代」在職業及工作上, 要求或期望薪高糧準(起碼衣食無憂), 福利優厚(起碼醫療、假期齊全) 、 準時下班(起碼可以上夜校) 。 其實這些對工作的要求都是正常的, 但是如果過份追求、 斤斤計較, 正所謂「蝕底唔好做」, 那麼他們就難以培養熱誠的工作態度及打拼的精神, 莫說為工作而犧牲。

我與很多上世紀50及60年代出生的香港人一樣, 在香港經濟尚未起飛時代成長及勤奮工作, 為生活、為家庭及為未來努力而打拼, 創造所謂獅子山下的「香港精神」。加上我自幼痛失雙親,以孤兒的身份, 發奮圖強,經歷過坎坷的成長路, 自然非常珍惜每一份工作的機會, 以「敬業樂業」的態度處理工作及待人接物。 我母親雖然在我12歲的時候離開了世界, 但她有一句說話, 至今我還銘記在心, 她曾說: 「蝕底唔怕做, 因為蝕底多做的, 就是學習好機會。」

所以在任何職場裡, 並沒有「重要」與「不重要」的工作, 而只有「正確」與「不正確」的工作態度, 因為任何工作都是打好基礎的機會。

游紹永博士

香港科技專上書院財務長及學術顧問

電郵: joseph.swyau@gmail.com

(全文字數: 1,373)

16/01/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