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老師分享(042): 愛的教育 底線在哪?

陳美詩記得從前唸師範學院上實習課時,有次教授領著他們赴某國立小學,經過教室看見個小一女孩哭個不停,但該班老師繼續上著課,並沒理會哭泣的孩子。教授向他們使眼色,小聲的說:「你們以後千萬不要變成這種老師,沒有愛心,也沒有耐心。記住!尊重每一個小孩,不能讓她覺得受冷落,要愛每一個學生!」 

陳美詩把教授的話奉為圭臬,腦海不時浮現小女孩啜泣無助的身影。後來通過教師甄試,覓得大顯身手的機會,陳美詩期許自己凡事設身處地,以學生立場體會孩子心情,不責罰、多體諒! 

於是,學生忘記帶學用品,陳美詩沒處罰,只請他們跟同學借用;作業寫得不好,怕傷孩子自尊心,她沒責備,只是委婉的請他們修改。自以為落實了教授所強調的「愛的教育」,結果卻是:孩子把老師的話當耳邊風,學用品帶來的人往往不到一半,因為他們認定會有人借他;作業總是草草應付,因為他們知道寫得再爛,老師也不會罵人…… 

初入杏壇的陳美詩將教授的話逐步實踐,卻怎麼覺得執行過程如此痛苦?為什麼孩子都以隨便草率的態度在做事?如果堅持當個沒脾氣的老師,她的班級會不會亂成一團? 經過一番省思,深覺誤人子弟不得,陳美詩決定當個溫柔卻堅定的老師! 

教授那套崇高的教育理論,陳美詩把它視為理想,當理想無法實現時,還是找個適合自己的方法比較實在。以前不當惡婆娘,現在也不當爛好人;以前什麼事都笑笑的說好,現在會笑笑的跟孩子說不行。當處事變得有原則之後,她找出了自己的教學方向。 

這天下午,脾氣執拗不聽勸的小玉,寫功課時一直鬧隔壁同學,陳美詩好聲好氣的請她不要這樣,她就大哭了起來,說同學不理她,說老師對她不溫柔;陳美詩向小玉說明這樣會影響同學,沒想到她哭上癮了,根本聽不得勸。這時剛好有一群實習生經過教室…… 

忽然陳美詩想起幾年前那一幕,啊!說不定我們只看到當下,卻不了解那位老師之前所做的努力,才一瞥就將她定罪,現若角色互換,可能陳美詩就被誤會了。體會這個道理後,陳美詩想向數年前那位老師道歉,因為心中一直把她定位為沒愛心的老師,是她太淺見了,對不起!

(摘錄自臺灣聯合報2005年3月23日) 

游紹永博士

香港科技專上書院顧問

(全文字數: 885)

10/06/2021